【世界播资讯】集采不再是“灰犀牛”,冠脉支架续标释放的三个信号
2年以前,集采是“灰犀牛”,它就在前方,可能暂时没有影响,但终会发生。但在2022年,集采的画风似乎变了,至少在医疗器械领域是这样。
从9月份的脊柱国采,到后续的电生理等联盟集采,二级市场都用持续的大涨表示对集采结果的满意程度。
(资料图)
如今,冠脉支架续标结果,再一次让市场亢奋。2022年11 月 29 日,冠脉支架带量采购续约拟中选结果公布。
当天,港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便以7.99%的涨幅领涨整个医疗器械板块;第二天,A股的蓝帆医疗,又通过“涨停板”的方式,完成了行情接力。
那么,在市场极度乐观背后,冠脉支架续标结果究竟释放了哪些信号?
从以价换量,到量价双增一直以来,集采的逻辑都是“以价换量”,即通过降价的方式换取更高的销量,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但在冠脉支架续标的过程中,逻辑却截然相反,变成了“量价”双增。
首先来看“量”方面。
本次集采续标,医疗机构报送首年采购需求总量为186.51万个,相较于2020年首次集采的107.47万个,增长约73.5%。
根据报量情况来看,国产品牌的需求份额进一步提升,由2020年的68.7%提升至70.4%。
需求总量和比例均上升,若集采中标价格可观,国产品牌显然受益明显。事实上,价格方面的确没有让国产品牌失望。
再来看“价”方面。
根据此次续标结果,各企业中标价格介于680-798元之间,平均中标价约774元;若加上服务费价格中标均价约818元。与2020年平均中标价692元相比,提升约18.2%。
值得注意的是,涨幅最高的品牌价格飙升了75.69%,主角是蓝帆医疗。2020年集采中,蓝帆医疗成为“鲶鱼”,报出了469元/个的地板价;但在此次续标过程中,报出了824元/个的“高价”。
除蓝帆医疗之外,乐普医疗、易生科技产品续约价格涨幅均超过30%。
总体来看,各大国产品牌,在此次集采中,均实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比如上文提到的蓝帆医疗,在价格上涨的同时,首年需求采购量从10.06万个增长至如今的27.39万个。
冠脉支架一哥微创医疗更是成为大赢家。根据报价结果,微创医疗支架拟中标价涨幅达到23.73%的同时,首年需求采购量翻了一番,由此前的24.79万个增长至48.79万个。
这意味着,相对于过去,冠脉支架会在接下来几年,成为国内厂商业绩增长的引擎之一。
很显然,冠脉支架续标的逻辑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支持降价,但不鼓励无序降价为什么同样是“集采”,仅仅相隔2年,逻辑完全不同了呢?答案是,规则发生了变化。
在2020年冠脉支架集采中,规则可以理解为价低者得:共有12个厂商的27款产品进入招标,最终报价最低的10款产品进入大名单。
只有10款产品能够入围,最终中选率37%,必然会出现鱼死网破的局面。此次续标,冠脉支架集采的逻辑可谓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当然,鼓励降价的思路并未发生改变。此次续标,将按中选排名由低到高进行排序:
排序前40%的产品为A类,按采购需求量的95%进行分量;
排序40%-70%的产品为B类,按采购需求量的85%进行分量;
其他中选产品为C类,按采购需求量的65%进行分量;
综合来看,价格越低获得的分量比例越高,且可获取到的待分配量越多。
不过,在鼓励降价的同时,冠脉支架续标并未设置淘汰率,而是设置了最高申报价798元/个的限制,只要低于这一价格即可获得拟中选资格,因此最终企业中选率达91%。
与此同时,冠脉支架续标还变相提价,增加了伴随服务费(50元/个)。新增伴随服务报价使得价格组成更加精准合理,同时也提高了企业供应的积极性。
综合来看,正是得益于“不设置淘汰率、设置最高中标价、增加伴随服务费”三点,冠脉支架续标的逻辑,与首次集采发生了较大转变。
这3点,无疑也会向市场释放出一个信号,监管对于集采产品降价趋于温和。
集采树下不长草,标外市场只剩下5%当然,冠脉支架续标在释放积极信号的同时,还释放的一个信号是:“集采”这颗大树底下,可能不会长草了。
过去,因为标外市场还有相对可观的市场,因此部分高端产品可以置身事外。
2020年冠脉支架首次国采留出了20%的标外市场空间,大约是近30万个支架需求。因此,在首次集采中,出现了雅培等外企弃标的情况。
但根据冠脉支架续标情况来看,在市场情况已经较为成熟的情况下,监管将约定采购量比例由80%提升至95%。
也就是说,标外市场份额5%,数值大约是10万个。很显然,只有拥抱集采市场才有未来;如果出局,代价或许会极其惨重。
毕竟,在提高标内市场份额的同时,冠脉支架接续将采购周期由2年延长至3年。这意味着,未中标企业的缺席阶段会大幅延长。
也正因此,在此次冠脉支架续标过程中,不仅雅培等新玩家入局了,国内企业赛诺医疗更是将两款最新获批的新型支架成功“送入”集采。
很显然,冠脉集采产品降价的确趋于温和,但同时伴随着的也有压力。如何衡量综合成本参与集采,成为每一家国内厂商需要考量的事情。
未来,这是所有医疗器械企业的挑战所在。
这两年来,包括神经介入、电生理等高值耗材“新赛道”的“国采”虽然尚未开始,但“省采”早已推进,“联盟集采”更是频频涉及。
有了冠脉支架集采成功经验的铺路,高值耗材“新赛道”或许很难走出不一样的道路。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氨基观察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标签: 冠脉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