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讯!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碳中和、碳关税背景下的自愿碳市场

2022-12-02 19:38:33来源:36氪

文 | 36碳编辑部

2022年11月30日,在36氪“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中,36碳顺利举办点绿成金-中国“双碳”同行者创新峰会。本次峰会汇集政府、企业与投资机构三大经济力量,全方位讨论“双碳”变革下的新理念与新趋势,以多元化、全面化的行业声音奏响“双碳”强音。

自“双碳”目标实施两年以来,在新能源产业、建筑业/钢铁业等高碳排放实体、绿色消费产业的绿色转型驱动下,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企业,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力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点绿成金”,企业才能更积极地投身到这股变革浪潮之中。


【资料图】

峰会上,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就碳中和、碳关税背景下的自愿碳市场进行了分享,他提到:实现碳中和的压力前所未有,它必须要有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减排工具,那就是碳市场。同时碳中和的机遇也是千载难逢,我国具备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体系,已形成了大规模的碳信用供给。建设更加国际化、金融化的自愿碳市场交易平台,能够把中国巨大的碳信用供给,与全世界巨大的碳信用的需求,连接起来。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

以下为梅德文演讲实录(经36碳整理编辑):

非常荣幸参加咱们点绿成金中国“双碳”同行者峰会,今天我主要就自愿碳市场和大家做一个分享,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国际自愿碳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就是目前国际上正在构建统一的具有流动性的国际自愿碳市场,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需求。第二部分是中国自愿碳市场的现状以及挑战。我们国家三分之一的碳排放,需要借助自愿碳市场。另外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也需要一个激励机制。事实上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自愿碳市场的碳信用供给。第三个部分是推进中国自愿碳市场的概念,建议重启中国的自愿碳市场,建设更加国际化、更加金融化的自愿碳市场交易平台。从而把我们中国巨大的碳信用供给,与全世界巨大的碳信用的需求,连接起来。

我们知道,碳市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产物,气候变化是因为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过度消耗以煤、油、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加剧了温室效应,改变了大气结构,产生气候变化。如果不加以应对的话,将会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国际社会从2005年开始,欧盟率先建立碳交易市场。

截止到去年底,全世界碳交易市场的交易规模接近7600亿欧元,欧盟碳市场占90%,有了6800亿欧元。碳市场分两类,一类是针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大型工业,能源密集型的企业,这类企业参与的是配额碳交易市场,属于强制市场。比如说欧盟的碳交易市场,比如说我们中国从去年开始启动的全国统一的电碳交易市场,这都属于强制市场。主要步骤就是确定一个总量;确定行业覆盖范围;然后以配额分配、MRV体系等,实现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再就是履约机制。按照这样的标准分配配额,当履约的时候,超排企业需要到碳市场购买,如有富余配额,可以把富余配额出售给超额排放的企业,从而激励这些使用化石能源的企业开展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以提高效率。这就是强制配额市场的主要的流程。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这个市场存在一些比如说以风、光、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零碳,甚至说像植树造林等碳汇,属于负碳的这样一些企业和行业,他们为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的,但没有得到一定的奖励或者是激励,需要有一种激励机制。也就是另外一个市场——自愿碳市场。它主要起源于2005年开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

自愿碳市场有三个主要的步骤:第一,基于一定的项目开发,比如说风电、光伏、甲烷综合利用、碳汇等。第二,需要有一定的核查机制,就是MRV体系,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第三个,自愿碳市场与强制碳市场有一个抵消比例。就是说,自愿碳市场产生的碳信用,可以被用于强制配额市场控排企业的履约,从而有效的降低履约成本。

自愿碳市场主要交易产品就是碳信用。我们说,广义的自愿碳市场包括碳抵销、碳中和、碳普惠市场。根据预测,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在2030年,全世界大约需要减少230亿吨的碳排放,其中大约有20亿吨,来源于碳汇和碳移除。在这种预测下,到2030年全球自愿碳市场的规模大概是300-500亿美元,也有机构认为这个预测偏低了,他们认为2030年,全世界自愿碳市场的规模大约是1000亿美元。

人类社会围绕应对气候变化,推出了碳交易市场。那么,碳交易市场的背后,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是国际化,因为气候变化是因为大气层发生变化,它有一个全球时空均一性,或者说全球时空一致性。简单说,就是全世界任何地方排放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所以说,碳交易市场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工具,它也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国际性、全球性,或者说世界性。

第二个,碳交易市场作为一个市场机制,一种金融手段,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市场化。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正在从政府到民间,从供给到需求,从产业到金融等各个层面,都在构建面向全球的一个统一的碳定价体系,从自愿碳市场先行先试。

我们说,全球自愿碳市场发展的有五大自愿减排机制。

第一个是清节发展机制(CDM),去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基于合作的背景完成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第六条的谈判,达成了建立全球统一的自愿碳市场的初步共识,计划构建一个全球减缓成果转移数据库,就是类似于全球自愿碳市场的统一的分析库,以防止重复买卖。今年在埃及召开的气候大会,就全球统一的自愿碳市场,又展开进一步的谈判。

第二个是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它推出的国际民航碳抵销与交易机制,从行业层面尝试推动全球碳市场连通。它的实施将使欧盟、北美、中国乃至全球的碳市场,通过多种自愿减排抵消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地连接起来。同时,也为国际航海业等其他的行业构建全球碳交易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从2021年到2026年,这个机制属于试点和自愿阶段。从2027年开始,就进入强制阶段。据预测,国际民航碳抵销与交易体系,从2027年到2035年对国际碳信用的需求,大概是25亿吨。

第三个就是TSVCM机制,这是由国际金融界推动的、在民间层面成立的国际自愿减排市场规模扩大工作组。这个小组推出了一个核心碳原则,确保从碳信用的供给侧面,致力于统一的高诚信度的自愿减排产品。另外,从需求侧打造一个更加统一的、更高透明度的、更高流动性的国际化自愿碳减排市场。

第四个机制,就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基于碳关税的基本逻辑原理,欧盟从2027年开始,针对所有出口到欧盟地区的含碳产品,都要按照欧盟碳交易市场的价格,来征收碳关税。我们知道,欧盟地区碳交易市场,目前的价格差不多在80欧元左右。如果按照这样的价格预测,可能到2027年大概率会接近120欧元以上。我们中国早在2020年就超过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因此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可能对中国的出口,对中国的能源结构,对中国的碳交易市场,都有巨大的影响。当然,对中国的化石能源出口产业,可能是一个不利影响,但对于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对中国的自由碳市场建设,可能是一个促进。

第五个就是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美国两党经过20多年的谈判,对于气候变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等终于达成共识。今年拜登政府签署了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将投资3690亿美元用于补贴美国新能源产业以及气候产业,将为美国乃至全球的能源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国际碳市场,甚至包括中国的碳市场。

简单说,这五个机制或多或少的都会产生倒逼影响,最后都有一个目的,就是构建全球统一的碳定价体系。在这里,我还是再次的强调一下。

应对气候变化背后的全球时空一致性,全球时空均一性,促使国际社会一直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构建全球统一的碳定价体系。包括今年在埃及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认为,应该构建一个基础性的国际碳市场价格,并认为应该是在75美元左右。在中国,基于电力行业的统一的强制配额交易市场,目前的价格不到10美元,约只有五六十人民币,这对中国的碳市场有很大的影响。

正是这样的背景,国际上重要的碳交易机构正在开展统一的、透明的、更有流动性的国际化碳信用交易平台。有需求就会有供给,那么就需要建设一个更具流动性的,能够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全面信息披露的国际化碳信用交易平台。这也是非常明显的趋势,包括欧洲能源交易所(EEX)、香港交易所(HKEX)等都推出了基于国际碳信用交易的标准化国际碳信用交易合约,我想这个对中国来说也有很大的益处。

下面讲到第二部分,中国自愿碳市场的现状与挑战。中国碳市场经历三个阶段,从2005年开始到2012年,这是第一个阶段。中国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实现一系列成果,简单说就是三个数:我们在8年时间,通过风电、光伏、水电效率提升等各种以新能源产业为主的项目,为欧盟为代表的全球碳市场贡献了大约10亿吨的碳信用,每吨的价格接近100人民币,为中国的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带来了超1千亿人民币的碳信用收益。这就是中国自愿碳市场第一个阶段,大家记住三个数:10亿吨,单价100块钱,减排收益超过1千亿。

第二个阶段,中国从2012年开始,到2020年,一直到现在,中国在京津沪渝与广东、湖北、深圳、福建、四川在9省市开展了区域碳交易试点。这八年,累计成交4.8亿吨,成交金额114亿人民币,交易价格24块钱人民币左右,平均换手率5%。这八年的CCER累计交易量大约是2.68亿吨,单价10块钱。

从去年开始,我们进入全国统一的强制配额碳交易市场,这个规模大约是45亿吨,主要是电力行业,一共2162家。全国碳市场交易平台在上海,注册登记结算在湖北,一共是45亿吨的配额,去年底交易量1.79亿吨,交易金额76亿,单价将近43元人民币。公平的说,中国统一的强制配额碳交易市场虽然只有一个行业,一个主体,一个品种,但中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的第一个履约期完美收官、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了企业减排和加快绿色节能转型。

但是,去年欧盟碳交易市场已进入第四阶段,配额总量从2019年的将近19亿吨减少到2021年的不到16亿吨,但是它去年的全年交易量122亿吨,交易金额6830亿欧元,单价56欧元,还手率超过760%。我们知道,目前欧洲地区炮火连天,但是尽管这样,欧盟碳交易市场的价格也一度接近100欧元,每吨的价格是75欧元左右,是中国的十倍。

所以,相对于全球最主流、最核心,历史最悠久的碳交易市场——欧盟碳交易市场,我们的中国碳市场还是交易规模小,交易价格低,缺乏流动性,投融资功能弱。

中国自愿碳市场有两个最重要的功能,或者说两个最重要的目的。第一个是,中国八大重点行业的碳排放,就是未来中国强制配额碳市场的大约是排放70亿吨左右,还剩下30多亿吨的碳排放,可能还需要自愿碳市场来解决,这是第一个功能。

第二个功能,在强制配额碳市场中,它的控排企业需要有效降低履约成本,需要有一个柔性履约机制,就是可以购买自愿碳市场的碳信用抵销碳排放,标准大约是5%左右。这就是中国自愿碳市场的一个品种——CCER。它可用于强制碳配额市场控排履约企业的碳排放,以有效降低它的控排成本。

截止2021年底,现有的交易机构累计交易CCER4.43亿吨,金额突破40亿人民币,单价10块钱,目前中国碳市场CCER数量已经严重不足。签发减排量一共大约是7700万吨,从2013年开始到去年,目前约6000万吨CCER(国家核证自愿碳减排量)已被用于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配额清缴履约抵销。

因为用于配额清缴抵销的CCER抵销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特别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约3400万吨的CCER被用于配额清缴履约抵消。所以目前市场上,CCER数量已经严重不足,因此需要加速推进CCER的管理办法的修订和新项目的重启。

我们认为,CCER市场终将重启,在不久的将来进入碳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碳市场将逐渐完善,也许未来两三年内,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这八大行业被有序纳入,配额总量有望扩容至70亿-80亿吨/年,纳入企业将达到7000-8000家。

中国碳市场去年的配额总量是45亿吨,欧盟碳市场去年的配额总量是15.72亿吨,将近三分之一多一点,但是欧盟碳市场去年的交易量是122亿吨,换手率超过770%,价格是56欧元,总的交易金额是6830亿欧元。中国未来碳市场,如果说循序渐进地金融化以后,以我们70-80亿吨的配额,大概是欧盟市场的5倍以上,也许我们的交易量将超过500-600亿吨,交易价格可能会超过200元人民币。按照清华大学张希良教授团队的预测,2050年中国碳市场交易价格甚至超过200美元,在2060年超过300美元。未来中国碳市场的交易规模可能会超过10万亿人民币。

这其中的5%,用于购买碳信用,所以中国碳市场这样的一个总的规模下,也应该是5千亿到1万亿人民币这样的规模,就是这样的一个碳市场。

总之,在碳中和与碳关税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碳排放最大的国家,中国碳中和、碳市场的挑战前所未有。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院士统计的研究,2021年中国能源消耗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碳排放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煤耗约占全球的二分之一,碳排放比美国、欧盟与日本的总和还要多。以中国的经济、能源与金融结构,实现碳中和的压力巨大。

当然,中国碳中和的机遇千载难逢。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新能源体系,2021年,新能源装机总量超过6亿千瓦,约占全球的80%;储能产能约占全球的70%;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占全球的60%;新能源电动车产量占全球的50%以上。因为,中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充沛的新能源资源、成熟的产业链,同时拥有一批世界级的新能源企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碳中和有点像奥运会,各国都在竞赛,竞赛低碳技术、竞赛低碳产业、竞赛低碳金融。虽然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包括在观念上、在利益上还无法达成全部共识,但是毫无疑问,碳市场,特别是自愿碳市场,对于碳中和具有重大的溢出效应、激励机制。如何把我们国家超过100亿吨的碳排放进行中和,同时把我们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发展得技术更高、速度更快、实力更强,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碳市场。

据统计,历史上,人类每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能否提供一个大规模的低成本的长期资金。英国发生的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靠的是债券市场,美国发生的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靠的是股票市场。那么目前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我国已经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绿色信贷市场和较大规模的绿色债券市场,如果再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场化、国际化的碳市场,就可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当然,这一切的一切还需要时间,中国碳市场不可能马上就具备很大的规模、强大的流动性与很高的价格,但我们充满希望。

标签:

上一篇:全球讯息:让AI生成AI绘画提示词,OpenAI最新成果ChatGPT被网友玩坏了,还会写代码修bug作诗
下一篇:在效果广告这件事上,B站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