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焦:深圳抢人:本科生有望6折买房
继颜宁加盟后,深圳抢人又来了。
昨日(11月10日)起,深圳首批人才住房正式开始配售,其中售价引发轰动——均价为20520~44900元/平方米,约为周边市场房价的60%!凭借此举,深圳这个超一线城市罕见地出现了“2字头”房价。
更意外的是,此次申请门槛比预想中低得多——申请人只需满足具有深圳户籍,参加社保累计缴费3年以上,且是深圳市认定的人才(包括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等条件,即可申请摇号。深圳历来落户极易,换言之本科学历以后可以开始在深圳申请6折买房了。
【资料图】
无独有偶,一河之隔的香港刚刚也推出了最新人才政策,抢人来势汹汹。如果把视野拉长,从南到北,从沿海城市到内陆城市,从省会中心到北上广深,争抢人才盛况正在上演。输掉人才,成为了全球每一座城市不能承受之重。
抢人重磅第一枪:深圳6折购房,本科学历起千呼万唤,深圳首批人才房终于落地。
11月9日,深圳市住建局发布《深圳市住房保障署 宝安区住房和建设局 龙岗区住房和建设局 龙华区住房和建设局 光明区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安居君兰湾府等六个项目住房面向人才配售的通告》,公布了人才住房的申请条件、房源安排等事项。
这一批次有6个人才住房项目,分别是——安居君兰湾府、安居鸿栖台、安居玥龙苑、安居颢龙苑、星河开市客环球商业中心、华侨城九樾广场,项目主要分布在龙华民治、宝安西乡、光明新湖等区域,一共4422套,其中两房户型1957套,三房户型2465套。而且后续供应规模较大,目前深圳13个人才房项目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提供25538套房。
但令人振奋的是此次人才房的价格。根据规定,人才房的配售均价20520~44900元/平方米,是同地段普通商品房的60%左右。也就是说,满足相关条件后,同一地段的人才房相比其他住商品房打了6折,这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无疑极具吸引力。
另外,这一次人才房项目不再需要排队,而是直接通过摇号进行。根据《通告》信息,认购申请家庭的选房顺序通过公证摇号方式确定;领军人才优先选房,无须通过公证摇号方式确定选房顺序,选房顺序按照高层次专业人才证书编号的顺序确定。网上申请认购时间为:2022年11月10日9:00至2022年11月19日24:00,摇号结果在政府网站发布。
从昨天起,网上申请认购刚刚开放,不少符合条件的“深漂”在最短时间内提交了个人材料,等待摇号。按规定,单身居民、2至3人家庭可根据自身意愿申请本批次住房两房户型;领军人才、4人及以上家庭可根据自身意愿申请本批次住房两房户型或三房户型。
更为关键的是,深圳人才住房的申请门槛也远低于市场预期:
(一)申请人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含教育部认可的境外高等院校毕业的归国留学人员),或者属于符合深圳市产业发展需要的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及以上),或者属于经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领军人才(含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
(二)申请人、共同申请人均具有深圳市户籍,但申请人配偶为现役军人的,可以不受深圳市户籍条件的限制;
(三)申请人参加深圳市社会保险(养老保险或者医疗保险,不含少儿医疗保险)累计缴费3年以上;
(四)申请人、共同申请人在深圳市未购买过准成本房、全成本房、社会微利房、全成本微利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安居型商品房等政策性住房,未享受过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或者奖励补贴政策;
(五)申请人、共同申请人在深圳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含住房建设用地)且在本通告发布之日前5年内未在深圳市转让过或者因离婚分割过自有住房。
此外,申请人需要以家庭为单位提出申请,单身居民申请需年满35周岁。
换成大白话,此次门槛可以总结为:
1、本科及以上学历;
2、深圳户籍(单身需满35周岁);
3、有深圳3年社保。
换言之,符合条件的本科生以后只要攒够首付,就可以申请在深圳6折买房了。
不过,人才房在此后房屋二次售卖和置换上有一定限制。《通告》表示,签订买卖合同满10年的,才可按照届时安居型商品房取得完全产权的相关政策规定,申请取得住房完全产权。换言之,拿到房子后十年内不能交易。
颜宁刚刚加盟抢人才,深圳是认真的其实早在2018年,深圳“人才房”的相关政策已经有了具体规划。当年,上海、南京、杭州等全国多地开启了抢人大战,深圳也快马加鞭发布了《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简称“《意见》”)。
彼时深圳提出:到2035年,深圳将新增170万住房供应量,60%以上为保障性住房,即公租房、安居房、人才房(三种统称“公共住房”)各占20%,剩余40%为商品住房。其中公租房租赁价格约为市场价格的30%,安居房价格约为市场价格的50%,人才房的价格约为市场价格60%。
此后,深圳开启了“全方位抢人”。截至目前,深圳已经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启动了“孔雀计划”、“鹏城英才计划”等一系列人才计划,并以特区立法形式在全国首设人才日、发布全国首个国际人才街区地方标准,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最新轰动的抢人一幕,莫过于颜宁教授宣布离美归国,加盟深圳——将回到深圳协助创办深圳医学科学院并担任创始院长。谈及为什么选择深圳?她直言,深圳是一个“梦想之都”。
这并不是个例。近年来,深圳高精尖人才的“浓度”正在不断升高。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共有全职院士86人,高层次人才2.2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662万人。
而且深圳还在砸出真金白银,不断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顶尖人才。今年4月,深圳开始正式实施新的人才引进政策,根据文件显示,新引进博士人才生活补贴标准为100000元/人。在对人才的渴求上,深圳可谓豪置重金,绝不手软。
博士群体正是重点群体之一。去年底,深圳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中心正式启动,旨在吸引国内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来深、留深创新创业。接下来,深圳市还将设立深圳博士后创新创业基金,深圳天使母基金给予支持。该中心也将重点围绕人才引进、创新验证、创业孵化、成果转化四大核心功能,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唯有产业才能集聚人才。今年6月,深圳正式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重要政策文件,提出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并为每一个产业都配套了专项引导基金。筑巢引凤,深圳面向全球风投机构伸出了橄榄枝。
愿景是将天下英才汇聚于此,深圳也披露了人才政策“组合拳”的目标:未来5年,将聚焦重点产业和民生领域,吸引集聚100名左右杰出人才,100个左右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000名以上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精尖缺人才,100万名以上各领域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
这一场人才争夺战还在继续。
史上最强人才战,来了深圳只是今年国内城市抢人大战的一抹缩影。
追溯起来,2018年几乎可称为我国“人才大战元年”。彼时,深圳在抢人,南京在抢人,杭州在抢人,武汉在抢人,成都在抢人,长沙在抢人,西安在抢人,重庆在抢人,合肥在抢人,郑州在抢人……所有的主要城市都发布人才购房新政,甩出大礼包。
那一年,西安抢人令人记忆深刻,堪称缩影。仅一天,西安共迁入落户人口达到创纪录的8050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76人,本科学历3139人,大专学历1258人,中专、技校学历505人;人才引进367人。其中,一位女博士落户西安,民警专人专车接送10分钟搞定。
连落户政策向来严苛的上海,也开闸了。《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提到,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应届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相较于此前围绕“清华北大毕业生”直接落户的政策,人才限定范围扩大不少。
今年,上海落户政策进一步放宽。在沪研究所与高校应届硕士、双一流高校应届硕士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均可直接落户。仅仅一个月后,上海还加大了对世界名校留学人员的引进力度。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院校的留学人员甚至无须缴纳社保,来沪工作后即可落户。
二三线城市也不遑多让。江苏南京跨省抢人,实行长三角社保缴纳年限互认;杭州与合肥则允许高校学生毕业两年内,先落户后就业;此外包括珠海、昆明、保定等十余座城市也为争夺人才落户使出浑身解数……十分热闹。
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今年年初,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中提到一项新政策,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创业者可贷款10万到50万。大学生如果创业失败,贷款10万以下的由政府代偿,贷款10万以上的部分,由政府代偿80%。此外,高校毕业生到浙江工作,可以享受2万到40万不等的生活补贴或购房租房补贴。
从尖端人才到应届大学生,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这场人才争抢战中,没有最狠,只有更狠。数据显示,仅2019年,全国就有超过170个城市发布人才政策,“抢人大战”愈演愈烈。二线城市更是来势汹汹,有分析人士总结,二线城市“抢人”三板斧:送钱、送房、送户口。
那么,抢人大战为何愈演愈烈?
究其原因,一座城市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人才带来的积极效应。作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人才为一座城市贡献着最大的经济增量。所谓“前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人才可以说是一座城市长久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放在当下科技兴国的大语境下,人才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各地纷纷推出新兴产业集群,所以我们看到了今年全国各地政府引导基金遍地开花。这些产业集群一方面为人才创造就业机会,但另一方面,新兴产业集群想要发展又何尝能够脱离人才?种种背后,既是一场新兴产业争夺战,也是一座城市兴衰的前哨战。
再加上,随着国内老龄化加剧,在人才储备方面,各地没有近忧,也须有远虑。
悄然间,人才成为了最珍贵的战略资源。如今深圳在吸引人才条件上打响了令人心动一枪,这不是开始,更不会是结束,中国史上最激烈“人才争夺战”继续上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