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报道:这一次,苹果、小米、三星等真的打通了……
早在上个世纪末,比尔·盖茨曾在《未来之路》一书中预言:“在不远的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会像不能上网的住宅一样不合潮流。”除了对科技、生活的结合展开畅想外,比尔·盖茨也身体力行地在美国西雅图花费九千七百万美金打造了一间占地6600平方米的“智能豪宅”,以超前的眼光向我们展示了到底智能科技是如何悄无声息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今天,在AIoT等理念的推动下,“智能家居”一词和我们的距离正在逐渐缩近,甚至说我们只需要几千一万人民币的成本,就能大致复刻当年比尔·盖茨亿元级豪宅的体验。但是,从普及率来看智能家居依然是小众概念,非但做不到当年比尔·盖茨所设想的那样家家户户必备,甚至在我们的大多数日常生活中也是难见一面。据市场调研公司Statista指出,全球智能家居技术的使用普及率约7.7%,美国为15%,而中国不足2%。
结合雷科技的实际观察,目前智能家居技术的应用很少出现在普通家庭场景中,反倒是在前装市场(房地产开发商在房产交付之前提前安装)比较受欢迎,从而造就了一批能够提供全屋解决方案的智能家居公司。然而,智能家居概念想要从小众走向大众,自下而上地从用户端开始普及是必然之路,而智能家居想要从用户端开始普及,“连接”的问题亟需解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欧瑞博官网)
实际上,“连接”的问题可以说是问题也可以说不是问题,首先现已面世的智能家居产品串联到一起自然不是问题,市面上有Zigbee、Wi-Fi、Bluetooth、以太网和RS485等多种协议可供选择,而且大多数的智能家居产品也对这些协议有着充分的支持,组网基本不成问题;但是,也正因为市面上智能家居产品的连接协议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基准,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往往需要考虑兼容性问题,因为少部分厂商用的是独立协议,不能随意地和其他品牌的设备兼容(比如苹果的HomeKit生态)。
为此,对推动智能家居生态发展来说统一的协议必不可少,市场必须从各自为政转向“大一统”,打破目前协议零散、破碎的局面。而这一切,或许Matter1.0协议的出现让行业见到曙光。
大家都是输家智能家居所用协议五花八门自然有一定历史遗留问题的因素,对大多数头部玩家来说,发展智能家居生态其实就是圈地跑马发展自家势力的过程,推出私有协议也是制造壁垒抵御竞品入侵的一个手段。
这其中苹果是最佳代表,虽然苹果的智能家居产品谈不上在行业中有太多建树,但HomeKit生态及其理念的确给行业带来了诸多启发。由苹果完全主导的HomeKit协议固然有排他性,但却能很好地对合作伙伴的智能家居产品进行质量监管,从而保证体验的下限。
(图片来源:PhoneInCanada)
不过严格来说,HomeKit并非一种连接协议,更像是一种准入规范。简单来说,HomeKit作为“MFI计划”的一部分,主要为合作伙伴和相关开发者提供开发工具套件和实现一定的“认证”作用,一方面帮助开发者将目标产品快速接入到苹果的智能家居生态中,另一方面告知消费者该产品能够提供较好的智能家居体验。
而在底层技术上,HomeKit框架下的智能家居硬件核心通信、连接技术是低功耗蓝牙技术,由此我们也终于见到了目前智能家居产品连接协议的“三巨头”:Zigbee,Wi-Fi和Bluetooth。其中,为了适配智能家居硬件所需的低功耗、高稳定连接环境,蓝牙技术联盟在2017年正式推出了名为“Mesh”的蓝牙设备组网标准,主要突破点在于打破了过往蓝牙技术只能“一对一”、“一对多”的连接限制,让蓝牙设备能够实现“多对多”的连接,因此更符合现代智能家居多设备连接、通信的需求。
至于这三种主流的连接协议,其实也各有优劣。
比如说最传统也是最万能的Wi-Fi协议,基本每个家庭都有,也是相当一部分IoT产品主要的接入协议。然而,Wi-Fi虽然有普及度高、数据传输量大的优点,但也有依赖网络、能耗高和不稳定的缺点。试想一下,如果网络出现故障那么所有基于Wi-Fi连接的IoT设备便全部失灵,而且当前生活中很多IoT产品都是开关、传感器类,不可能加入Wi-Fi接收模块,也不可能提供大容量的内置电池以保证续航,所以Wi-Fi协议虽然常见、普及但并不泛用。
(图片来源:Veer.com)
至于刚刚提到的蓝牙协议,显然最大的优点在不需要依赖网络也能保证连接强度和数据传输量,稳定性非常高且成本低廉。可是,蓝牙协议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所有使用蓝牙协议的IoT产品都必须借助网关才能完成组网,便捷性上要差一截。
最后是Zigbee协议,实际上Zigbee协议自诞生之初就是以“补充”的角色进入市场,其主要优点为低延迟、低功耗,连接非常稳定,十分适用于物联网设备。至于其缺点也相当明显,除了带宽小传输速度慢之外,穿透力差、普及率低等缺点也注定了Zigbee不可能完全取代其他协议,只能作为特定产品在特定场景中的连接手段。
不难看到,三个主流协议在智能家居这个复杂的连接场景下各有优劣,几乎不可能达到“通杀”的效果,只能进行互补,各自发挥优缺点才能保证智能家居场景中的使用体验。
然而,对智能家居生态平台来说要整合如此复杂的连接协议不是易事,站在消费者角度还需要考虑自己购买的产品在连接协议上是否和主控兼容,试错成本不低;另一方面,不同品牌构建的智能家居生态和产品群相互之间也存在壁垒,比如说HomeKit阵营的IoT产品无法适用于Google Home生态,小米生态链出品的各种产品放在OPPO IoT生态中完全起不到作用。
复杂的连接协议加上相互独立的生态环境给用户带来了极高的试错成本,且选择非常受限甚至找不到IoT产品搭配的最优解。而Matter1.0标准的面世就如当年秦始皇扫六合,有望将混乱的市场进行统一,将不同阵营之间的壁垒打破实现互通,这不光是解放了消费者在IoT产品选择上的自由度,也是为厂商提供了补足短板的机会,综合来看必然是利大于弊。
是“妥协”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根据最新消息,目前主导Matter标准的CSA联盟共有550位成员,其中亚马逊、苹果、谷歌、三星SmartThings和Zigbee联盟更是联盟前身——Project Connected Home over IP工作组的创始人。这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今天的Matter标准虽然是一个“第三方标准”,但背后站台、支持者却是世界上最顶尖,也是智能家居领域最核心的几位玩家。
(图片来源:Matter官网)
换言之,Matter对于全球的智能家居玩家来说天生地带有权威性,也难怪在Matter1.0规范还没出炉之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IoT设备就已经宣布即将接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个攀上行业绝对巨头、提升自身产品存在感的绝佳机会。
比如欧瑞博相关人士就对雷科技表示,他们内部十分看重这次Matter1.0正式面世的机会,此前就已经宣布旗下全系产品已经支持Matter1.0规范,会是世界范围内首批加入Matter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同时欧瑞博还表示,Matter协议的出现对他们来说是绝佳的机会,他们很有信心能够凭借MixPad系列产品出色的能力,并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对于本来处于行业顶端的谷歌、苹果来说,尽管伙同竞争对手推出统一协议是“利大于弊”的行为,但始终也是“有利有弊”。
举个例子,对于苹果来说加入Matter协议之后,自己辛苦经营的HomeKit生态优势自然荡然无存,什么认证、什么规范,便变成了一张白纸。当然,苹果可以提升HomeKit认证的门槛甚至是新推出一个协议来继续打造“小圈子”,但要是这样做也就违背了当初联手推出Matter协议的初衷,也不可能被其他合作伙伴所容。
(图片来源:Matter官网)
又或者,苹果可以宣称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HomeKit生态产品来组成智能家居生态,以获得“最佳体验”,但实际上任何有过HomeKit生态深度体验的人都知道,现阶段HomeKit生态的体验做得并不好,相反如果能够自由选择其他第三方产品作为生态补足,还有可能让体验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对于早前一批、已经建立起一定的生态规模的厂商来说,加入Matter“大家庭”便意味着需要放弃此前辛苦建立的成功,甚至将自己的优势、长处近乎无条件地开放出去,而其他处于落后位置的厂商则可以以低成本获得短板补强,让IoT生态的深度和广度都能得到快速补足。
然而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小雷认为“利大于弊”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包括头部厂商在内的大多数智能家居公司,都是“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试想一下,如果谷歌、苹果或者三星这些头部厂商已经在智能家居领域取得了绝对的垄断地位,那么他们还会愿意联手其他厂商推出公有协议吗?自然是不可能的。为此,正是因为联手推出公有协议,利用全行业的力量去壮大IoT生态、去填补当前IoT生态上的诸多不足这一做法有着绝对的必要性,这些头部厂商才甘愿低头和敌人联手,并作出改变。
我们未来可以用iPhone手机去控制谷歌的音箱,OPPO的电视,三星的冰箱,小米的电动床帘、空气净化器,Yeelight的青空灯等,在每个环节我们都可以找到可能是价格最实惠也可能是体验最出色的IoT产品,集百家之长组建其一个接近“完美”的智能家居生态,这才是我们消费者最想见到的。
而对于智能家居厂商来说,现阶段在Matter协议的串联下他们的产品竞争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生态做得是否完善反而不是首要问题,只要不断地对产品进行打磨,剩下的事情交给市场就行。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古语有云:历史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新闻显示,首批支持Matter1.0协议的IoT设备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大量上市,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Matter1.0协议的出现是不是真的能够帮助AIoT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爆发式增长,但推动AIoT生态变得更加完善、体验更上一层楼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这种对消费者有着巨大利好的事情,会一直保持下去吗?对此小雷却认为未必。
如果Matter协议是中下游玩家的“合纵连横”就算了,但这是头部玩家的“抱团”,主要目的还是希望借助优势力量快速打开市场,让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再上一个量级,好让自己的产品、技术能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然而,当真的如他们所愿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再上一个量级,普及度大幅提升,这种情况下头部厂商要资源有资源,要技术有技术,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的合作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头部玩家随时都可以跳出Matter协议并自立门户,重新组建拥有绝对话语权和控制权的智能家居生态,以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由此小雷认为,表面上各大巨头正在齐心协力地进行合作要干一番事业,但Matter协议之下实则是暗流涌动,分崩离析可能也在朝夕之间。只不过,无论头部玩家的去或留,都不会影响到Matter协议的存在,实际上相比起头部玩家,统一协议反而对数量庞大的中腰部玩家更具价值,这是他们快速补齐生态短板、组建完善生态系统的最好跳板。
此外,我们哪怕不用考虑得这么长远,站在消费者角度只考虑眼前的话,Matter协议的出现也是“功德无量”:极大地提升了智能家居生态对一般消费者的实用价值,让消费者可以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好的智能家居生态体验,必定能够促进智能家居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普及。
同时,从智能家居领域延伸开去,这种头部公司抱团合作构建行业标准的做法也能够给其他科技领域带来正面影响,在对抗竞争之外,合作互助相信也会在一些科技行业中变成新趋势。
标签: